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脚斗娃团体综合素质赛比赛办法
2025-06-25 02:01

第一条  赛前检录

  

每场比赛开始前30分钟进行第一轮点名,第二轮点名在第一轮点名之后立即进行,即连续点两次。两轮点名结束均未能到场检录者,按自动弃权论处。若运动员在检录开始时正在进行其他项目的比赛,本队教练领队须告知检录员并确认情况,否则按弃权论处

  

点名后的运动员必须接受有效证件、身体、服装和护具检查,不得携带任何可能给对方造成伤害的物品检查员由组委会指定专人担任,运动员应无条件积极配合。

进入场地

一场比赛从进入比赛过程开始,任何进入到赛场的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必须遵照以下执行规则的规定。如有任何违反规则和不得体的行为,主裁判可对每名运动员或教练员进行一次警告,在警告之后本队任何人再出现此情形,主裁判可判运动员或教练员技术性犯规,并扣除本队总分5分,被判技术性犯规的运动员或教练员,取消优秀运动员或优秀教练员的评选。

1、检查合格后,由志愿者带领运动员12名和教练员1名进入比赛场地,其他随队人员不得入场

2、教练员入场后就坐于教练席,比赛开始前可自由在场下指导,比赛过程中不得离开教练席,不得私自移动教练席,比赛结束后方可随队离场。

3、教练员提前确定上场队员,单项比赛过程中不得替换运动员。确定替补队员后,替补队员进入替补区等待,比赛过程中不得离开替补区。

4、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不得随意走动,需在裁判员指定区域等待比赛。

5、一场比赛中教练员出现2次技术性犯规,则取消该教练员资格,并立即离开赛场,若该教练员不服从判罚且不离开,主裁判可判该队本场比赛失败。

6、任何时候出现情节特别严重的犯规(如袭击裁判员、对裁判员有挑衅的举动或造成严重后果的犯规),可直接判罚取消比赛资格。

7、严重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如使用兴奋剂、比赛作弊、恶意犯规,扰乱现场秩序等)判严重犯规,取消比赛资格。

 

第二条  比赛的入场、敬礼、退场程序

  

两支参赛队伍的所有运动员站成两路纵队(落位表中列在前的队伍为红队,列在后的为黑队),分别在对战区的边界线外位置(第二边线和第四边线),由本场主裁判下达口令入场。入场后向主裁判行“鞠躬礼”。

二、敬  

在主裁判口令下,双方全体队员相向而立,向前迈出一步,以脚斗基本姿势——膝部轻触的方式(触膝礼)互相致礼。

三、退  

整场比赛结束,由主裁判宣布结果后,双方运动员向记录台人员行“鞠躬礼”后,相向而行互致“击掌礼”。

 

  比赛的局数、时间设置、计分办法和胜负判定

团体综合素质赛是由竞势赛、竞速赛、竞技赛三个项目组成的综合性比赛。每队由12名运动员组成(2名替补队员),以团队在三项比赛中的得分总和高者获胜,若总得分相同,则判犯规次数少的一方获胜;若犯规次数相等,则双方各选派一名运动员进行竞技加时赛(因犯规被罚下的运动员不得参赛),不设比赛时间,先获得3分的队伍获得该场比赛胜利,且将其得分计入总分。

图片1.png 

图片2.png 

一、竞势赛

(一)局数及时间设置

一场竞势赛由2局组成(左脚一局、右脚一局),丙组每局30秒,乙组每局60秒,甲组每局90秒,局间不设休息时间。

(二)计分办法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的运动员,每人为本队总分加1分。3秒违例或干扰对方一名运动员,记该队犯规1次,对方加1分,以此类推。

(三)胜负判定

主裁判发出“预备”口令和手势,双方全体运动员在3秒内用护额蒙住双眼并成脚斗基本姿势站好,若3秒后有运动员仍未准备好,则主裁判发出“暂停”口令和手势,判该运动员犯规1次,对方加1分。主裁判发出“开始”口令和手势,计时员开始计时。比赛过程中,选手未成标准姿势(支撑脚与躯干垂直于地面)则判失败;若出现脚掌移动、离地、脱手、支撑脚以上部位触地等情况,则判失败,应在不干扰其他选手的前提下原地盘膝坐好,等待计时结束,主裁判宣判双方得分。

 

 图片3.png

 

图片4.png 

二、竞速赛

(一)局数及时间设置

一场竞速赛2局或4局组成,每局不限时间,丙组以单人迎面接力方式进行,乙组和甲组均以团队长龙竞速方式进行,局间不设休息时间。

(二)计分办法

1、丙组由一方运动员全部完成接力后,则比赛结束,双方完成比赛的运动员为本队总分加1分;犯规1次,对方加1分

2、乙组和甲组均由每局先完成比赛的一方,为本队总分加5分;犯规1次,对方加1分

(三)胜负判定

1、丙组竞速赛在10m×2m的场地内进行。各队分成2组,分别在起点和接力点站好。主裁判发出“预备”口令和手势,起点第一名运动员单手握接力棒成脚斗姿势站好(第一局统一用左腿支撑,第二局统一用右腿支撑),共2局比赛。主裁判发出“开始”口令和手势,第一名运动员出发,到达接力区后,将接力棒传给下一个队员。接力过程中,若出现脱手、支撑脚以上部位触地、未达成脚斗姿势、出界、掉棒、未到达接力区交接棒等情况视为失误,需返回失误点原地重新调整好姿势后继续完成接力。当一方运动员全部完成接力后,则比赛结束,主裁判宣判双方得分。

2、乙组和甲组竞速赛在7m×1m的场地内进行。各队分成2组,在起点线成一列纵队站好。主裁判发出“预备”口令和手势,运动员成脚斗长龙姿势站好(支撑腿同侧手搭在前面运动员的肩上,异侧手握住后面运动员的非支撑腿脚踝位置)。主裁判发出“开始”口令和手势,第一小组出发,排尾最后一名到达终点,共4局比赛(前2局统一用左腿支撑,后2局统一用右腿支撑)。跳跃过程中,若小组中有运动员失出现脱手、支撑脚以上部位触地、未过线、跳出界等情况视为失误,以排尾最后一名为失误点原地重新调整好姿势并得到裁判员“出发”口令后继续完成比赛。当一方运动员完先成比赛后,则比赛结束,主裁判宣判双方得分

 

 图片5.png

 

 

 

 

 

 

 

 

三、竞技赛

(一)局数及时间设置

一场竞技赛5局组成,每局不限时间,双方各派2名队员上场对抗,局间不设休息时间(丙组不设竞技赛)。

(二)计分办法

每击败对方一名运动员,为本队总分加3分,犯规1次,对方加1分

(三)出场顺序和限制

1、出场顺序

每一局由总得分高的一方先选派2名运动员上场,若总得分相同,则由上一局比赛获胜的一方先选派上场运动员。

2、限制

1)每局比赛结束的运动员,需在指定位置原地盘膝坐好。

2)每名运动员只有一次上场机会,加时赛除外。

3)因犯规被罚下场的运动员不得在加时赛中上场比赛。

(四)胜负判定

一场团体竞技赛5m×5m的场地内进行。由红黑双方各10名队员组成,由教练指派上场队员,在二对二的对抗中进行。当一方有1名运动员出现犯规后,主裁判暂停比赛。犯规的队员在主裁判判罚后继续比赛,其他场上队员在暂停位置等待开始比赛,比赛过程中失败的队员自行退场,直到一方2名队员全部失败为止,主裁判宣判双方当局得分。

 

  犯规和失败的表现与判罚

一、犯规的表现

1.利用手、肩、肘、臂、躯干、脚掌、脚尖和脚后跟等部位进攻对方。

2.将手置于非支撑腿膝关节处进行攻防。

3.手抓握比赛服装、鞋帮、袜子、鞋带等附着物进行攻防。

4.在主裁判员做开始手势前进攻。

5.3秒违例(主裁判员口语或手势后3秒钟未完成动作等)。

6.不文明行为。

7.比赛中运动员假示意对手犯规。

二、犯规的判罚

一场团体综合素质赛中,每犯规1次,对方得1分;任何一方单局犯规累计次数达到3次,则判罚该队员失败;任何一方全场犯规累计达12次,则判罚该队全场失败。

三、失败的表现与判罚

1.双手均未能握住非支撑腿小腿及以下部位,判失败,对方得3分。

2.支撑脚全脚掌出界,判失败,对方得3分。

3.支撑脚踝关节以上部位着地,判失败,对方得3分。。

4.单局比赛内交换支撑脚,判失败,对方得3分。

5.非支撑腿同侧手单手握脚时,手臂在膝关节外侧且双腿未成交叉,判失败,对方得3分。

6.非支撑腿同侧手单手握脚且手臂在膝关节内侧时进攻(仅可防守),判失败,对方得3分。

7.主动用头颈部进行攻防,判失败,对方得3分。

8.攻击对方头颈部,判失败,对方得3分。

9.对对手故意犯规,判失败,对方得3分。



公安标志.png

京公网安备 16001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