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光阴的故事:中国孩子在游戏变迁中长大
2017-06-02 03:13

游戏是人童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六一”儿童节给了孩子们一个玩耍狂欢的机会,而对于成年人它则是一个怀旧的日子。

“买不起好多玩具的时候,最简单的物件也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66岁的退休工人容志华说。

在中国,不同地方的孩子们生长环境可能有所差异,但是上个世纪70到90年代的孩子们都玩过类似的游戏:跳皮筋、踢毽子、投沙包和跳房子。

不止是一场游戏

3081ECB5AF001D38D6D0424CA865F818.jpg

图为容志华接受采访。

在湖北长大的容志华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是跳绳。她一分钟可以跳一百多下。在1962年,11岁的容志华在武汉市首届少年冬季“三跳”运动大会上跳出了32种花样,获得女子花样跳绳冠军。

她从七八岁开始跳绳。“可以跳出很多花样,所以这项运动让我很有成就感。”她回忆说。“另外跳绳很方便携带,走到哪儿跳到哪儿。我们和小朋友一起跳,大家结对子互相帮助。”通过跳绳她交了不少好朋友,把互助也发展到学习方面,这些朋友现在仍有联系。

8DEEDE05E0919F1AE4C383B203DE3E05.jpg

儿时的“脚斗士”游戏

在福建,吴彦达痴迷于另一个游戏:脚斗士。这个游戏在中国的北方叫“撞拐”,在南方叫“斗鸡”,玩游戏的人单腿支撑,握住非支撑腿,试图用顶、撞等方式让对方倒地。

52岁的吴彦达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父亲一个人工作要养活八口人。他只有一条裤子,母亲晚上洗完,他第二天早上半干着继续穿上去学校。

艰苦的生活中,游戏带给了他快乐。“我那个时候个子比较高,脚斗士玩得好,是孩子王。”他回忆起往事仍然很自豪。

“在游戏中,我们磨练了意志,锻炼了体质,培养了自信心和荣誉感。” 吴彦达说。“身边有很多不公平的现象,但是游戏中永远是公平公正的,只有玩得好的才能赢。”

湮没在发展的尘埃中

随着时间推移,一些旧的游戏失去了吸引力。

“儿童游戏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有很深的关系。”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朱东亮说。

孩子们离开了街头巷尾可以一起玩耍的邻居住进了高楼,独生子女政策使他们也没有了兄弟姐妹,一些集体的游戏比如躲猫猫、老鹰捉小鸡无法进行。

此外,朱东亮表示,过去的外在物资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当时那些儿童游戏的物质载体。“那时物质匮乏,信息科技也没有现在发达,那时的外在物资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当时那些儿童游戏的物质载体。”他说。

A5F71B54C6BEC69B1CA609E42E8140D2.jpg

1960年5月,藏族小姑娘在踢毽子

而现在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让孩子可以宅在家里享受游戏的乐趣。

腾讯研究院的一个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1.91亿,占青少年网络用户的66.5%。青少年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年龄日益低龄化。所有青少年游戏玩家中41.1%在11到14岁之间开始玩网游,20.2%在10岁以前就开始玩了。

容志华9岁的孙子也喜欢玩手机游戏。“我告诉他我手机里面没有游戏,他很快就下载了一个。”她说。

为了锻炼身体他们让孩子在外面学习跆拳道。事实上,现在很多中国的家长给孩子在外面报各种运动类和艺术类的兴趣班。

“有专门的体能训练班,一百多块钱一节课。”北京的马岩(化名)说。她六岁的儿子现在在学钢琴和击剑。她发现孩子对手机和电视上的动画片很上瘾。“好多动画片一点儿也不好看,可是要是孩子不看,到了幼儿园都没法跟别的小朋友交流。”

37岁的马岩小的时候跳皮筋跳得特别好。“最高的时候皮筋举到脖子那么高,也能跳得过去。”她说。“既练平衡又练跳跃,那是最好的体能训练,还收获了好多小伙伴,现在有什么样的游戏或者兴趣班能够达到那样的效果啊?”

12AEDBBD338E9C56AB44379F70DC5419.jpg

2015年城市保卫战·福建脚斗士俱乐部联赛·季前赛

留住儿时的记忆

吴彦达后来先后做了律师和房地产商,但是童年的游戏一直是他心中的一个梦。

2005年,他开始研究脚斗士并尝试举办比赛。5年后他成立了国际脚斗士协会。

目前他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培训了3000多名教练员、裁判员,建立了16家俱乐部培训基地,注册了20000多名脚斗士运动员,举办了50000多场比赛,在全球118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脚斗士项目的知识产权。

“当初其实心里挺没底的。”他说。“我在大学的时候,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就已经很少有人玩这个游戏了。”

就连他的女儿也不支持。女儿1994年出生,对脚斗士的态度是“过时了”。

但是她的看法在2008年发生了改变。“我带她去沈阳观看了一场比赛,她很快就开始感兴趣了,还参加了拉拉队。”

吴彦达谈起脚斗士总是滔滔不绝。“那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运动,我希望有一天,它能够进入奥运会。”他说。

3CFD1A94BA1ECBDC66DB1F635A9AA373.jpg

图为2016年第五届武夷山.阿里山海峡两岸脚斗士比赛。(暨全国脚斗士基地赛)

随着近些年让民间游戏重新回到孩子中间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学校和幼儿园也做了不同的尝试,比如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就在孩子们的户外活动中推广了丢手绢、跳房子、抬花轿等传统游戏。

然而70岁的社会学家、原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对传统游戏的复兴并不看好。

“传统游戏都是室外游戏,但现在大气污染那么严重,怎么恢复呢?”他说。“我小时候也有很多喜欢的游戏,比如打雪仗,捉迷藏,滚铁环,都是在马路上,但是现在城市拥堵,车多,外面不安全,都是大城市病造成的。”

不论传统游戏前景如何,它曾经为很多人带来了欢乐以及健康的体魄。容志华50多年来一直身体很好,现在仍然喜欢运动。

闲暇时,她常会回忆起过去玩游戏的日子。“那时候我们都单纯得很,几个同学邀在一起,跳跳绳,跳跳橡皮筋,简单而又快乐。”她说。

来源:新华社



公安标志.png

京公网安备 16001139号